【台積電考慮橋頭科?狼來了或美夢成真?】
台積電來高雄已經是年經文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。今天《鏡週刊》再度報導,台積電2nm廠之部分產能,因中科用水、土地取得問題,已將橋頭科學園區納入建廠考量。
簡單分析如下:
優勢:
■政府全力支持:陳其邁上任後全速加快園區開發,亦有副市長專責督導,將計畫時程縮短3年,2022年就能讓廠商動土。
■產業聚落:高雄本來就有半導體封裝群聚,亦有許多石化廠跨足半導體材料化學供應,亦有海空港進出口。
■電:高雄常年南電北送,有充足電力,且高屏地區適宜太陽光電,亦可取得綠電供應。
■水:以往高雄是西部水資源最匱乏地區,但在今年大旱下,卻是中部最缺水,中科竹科都受相當威脅,反而高雄在伏流水、再生水挹注下維持供水穩定。
劣勢:
■人才:高雄高等教育供給較不足,台積電中北部員工會面臨搬遷到高雄的抉擇。
■擴張性:橋科並非專門設計給台積電的園區,產業用地面積僅有164公頃已有日月光、智崴、國巨等15家國內外企業,將於今年底參與首波選地設廠。台積電單廠至少要30~40公頃以上用地,就算取得橋科近半土地,也無法完整容納2nm廠房或後續需求,需改採分散策略(但也符合媒體報導,產能會有一半在新竹)。
長期以來,高雄地區供應中北部電力,發展石化、鋼鐵重工業,承受較嚴重之污染,長期以來卻未建立高教、知識性產業等基礎,以至於產業轉型緩慢。我們當然希望中央地方都協助指標廠商進駐高雄,但或許保持平常心,改善基礎建設與招商環境,爭取基礎研究與高等教育資源,產業轉型的契機總會來到高雄。
《鏡週刊》系列報導: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10622fin001/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10622fin002/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10622fin003/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10622fin004/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210622fin005/